2025年1月15日,《拉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国务院批复,明确拉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具有雪域高原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阐明“两屏护一脉,三带聚一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标志着拉萨全面进入“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时期。为深入宣贯《拉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推动《总规》传导实施,今年以来,拉萨规划建设展览馆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宣贯总规成果,助力推动规划实施。
一、积极探索《总规》内容,准确把握核心要义
突出生态安全。统筹土地资源、水资源、湿地资源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以“三线”为约束构建“两屏六廊多片”的生态保护格局,筑牢念青唐古拉山和郭喀拉日居山高原生态屏障,提升拉萨河、拉鲁湿地等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健全以自然保护地为主体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体系。
突出绿色发展。立足拉萨资源禀赋,着力构建“两圈三片”产业发展格局,以中部一体化发展引领带动片区贯通东部绿色矿业转型发展片区和西北部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聚合气候、能源、碳汇、政策、成本五大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现“数字兴城”。“组团式”布局文化旅游、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突出集约高效。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人口增长动力、城乡统筹发展等因素,构建“一心三城四门相映”的市域城镇空间新格局,特别是以城关区、堆龙德庆区和四个功能园区为核心,进一步集聚人口、产业、公共服务等优势资源,充分挖掘盘活存量空间,优化文化、旅游、行政、商贸等设施布局,实现更有质量、更高能级的发展。
突出以文塑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加强高原城市特色风貌管理和乡村特色空间保护,形成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的近郊文化休闲体验旅游圈层和远郊生态文化旅游圈层,着力打造具有雪域高原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突出以人为本。构建“一心两河三潆四泾多曲繁点”的城区蓝色网络和“三环一带六楔”绿色空间网络,让城市更加宜居。提升能源及市政设施保障,让城市更加安全。全面提升交通联通水平,依托航空网络实现与国内主要城市群5小时可达,依托铁路网络实现与成渝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10小时可达。
突出开放协作。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标准运行拉萨综合保税区,完善面向南亚开放的设施通道,实现与南亚主要城市物流隔日可达。加强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兰州-西宁城市群,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动合作。注重发挥首府辐射带动作用,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交流等领域积极带动区内其他城市协同发展。
二、着力抓好《总规》宣传,高质量举办《总规》成果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对《总规》宣贯工作相关要求,拉萨规划建设展览馆于今年2月启动了《总规》成果展项目,自项目筹备工作启动以来,我局相关部门迅速响应,高效推进筹备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成果展实施方案;广泛收集布展相关资料,确保内容全面、详实;同时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展示内容、形式、流程等进行深入研讨,不断优化完善筹备方案,最终,实施方案获市政府批准实施。经过紧锣密鼓的施工,目前成果展已基本建成。下一步,成果展将正式对外开放,为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宣贯工作提供良好氛围。
三、以新一轮《总规》为引领,开展展馆二层拉萨全景沙盘模型修复更新
为进一步提升拉萨规划建设展览馆全景沙盘模型展示效果与准确性,拉萨规划建设展览馆于今年2月起开展了沙盘模型修复更新工作。此次工作旨在确保沙盘模型能够精准呈现拉萨最新的规划布局与发展态势,以及美观性,为《总规》成果展展览展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修复工作针对部分山体模型、河道等出现的破损、褪色等问题,运用专业材料与工艺进行翻新处理,使其焕然一新;对于道路、立交、桥梁等基础设施模型,根据最新的规划图纸进行了调整与完善。同时,对沙盘模型的部分灯光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更新内容方面,重点添加了新建成的建筑、设施以及最新规划的区域。在新建筑模型制作上,严格按照实际建筑的外观、比例与细节进行打造,确保模型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经过近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沙盘模型修复更新工作已完成。修复更新后的沙盘模型已恢复干净、美观的效果,新增模型内容更为丰富,进一步提升了沙盘模型的品质,为《总规》宣传展览展示服务工作提供了更优质的平台。
《总规》获批是新的起点。拉萨规划建设展览馆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力以赴做好《总规》宣贯工作,让《总规》更好地发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引领作用,助力推动拉萨城市发展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赤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